美國小型銀行擠兌,風險指標睽違一季再起
風險指標在去年第三季來到了短期高點後開始回落,但美國的 CDS 卻緩步創高。
在 40 年未見的高利率環境下,時間拉得越長會讓過去一段時間習以為常的常識開始改變,市場未必就會陷入金融危機,但對於不確定性的增加卻是肯定的。
趨勢領航,聚焦投資與提供洞見
風險指標在去年第三季來到了短期高點後開始回落,但美國的 CDS 卻緩步創高。
在 40 年未見的高利率環境下,時間拉得越長會讓過去一段時間習以為常的常識開始改變,市場未必就會陷入金融危機,但對於不確定性的增加卻是肯定的。
風險指標顯示流動性緊俏,就代表市場處於「某處」可能出現資金斷鏈的脆弱狀態。
而這種狀況如果維持越久,流動性問題就會被持續放大,進而提升發生尾端事件的可能。
現代貨幣理論 (MMT) 最害怕通膨,因為通膨會使聯準會的政策空間被縮減。
因此,我認為短期很難看到聯準會從緊縮態度轉向,這樣的話… 大波動環境就很有可能延續下去。
風險指標是判斷市場是否處於不穩定狀態的關鍵,參考過去經驗,若是風險指標再走升,對資產壓力依舊會比較大。
綜觀過去 50 年的美國升息統計,股票市場在不同通膨情況下有極大的差異。
當通膨高於 5% 時,股票市場在升息時與升息後都會下跌;當通膨水準可控,升息初期價格震盪,後續將反映基本面行情。
總經風險指標是經濟狀況的儀表板,當一個一個警示燈亮起,代表經濟運行的路上開始烏雲蔽日。
這時候部位管理就是投資最重要的事情,手上要有check list,提早規劃各種劇本的應對,有紀律的去執行!
「聯準會結束放水,將大幅改變股票行為」,確定的是波動將變大,後續的指數方向則需要有基本面的確認。
目前許多數字都顯示,整體環境逐漸變差,在這樣的狀況下,四月公告的零售銷售要特別關注,若消費動能下滑,將影響企業獲利展望。
但在不確定的環境下,有一件事情很確定,就是美國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將在三月停止購債,且後續將持續討論升息與縮表。
根據歷史經驗,這件事情將大幅影響未來股票的走勢,使市場進入過去一年半以來沒有出現的高波動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