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危機之後,我們是否離衰退更近?
最近,美國出現了局部的流動性危機,這使得衰退再次成為熱門話題。
在過去 40 年未曾出現的高通膨下,最後一次升息不一定是底部的跡象,尤其是在評價偏高的情況下需要保持謹慎態度。
趨勢領航,聚焦投資與提供洞見
最近,美國出現了局部的流動性危機,這使得衰退再次成為熱門話題。
在過去 40 年未曾出現的高通膨下,最後一次升息不一定是底部的跡象,尤其是在評價偏高的情況下需要保持謹慎態度。
從 Top-Down 數據來看,今年有很高機會進入經濟衰退,但從 Bottom-Up 來看,可能還沒有含入這樣的預估。
本篇文章將來解析在過去經濟衰退期,EPS 將呈現怎樣的變化。
目前的評價無論是和通膨與利率環境相比或是評價本身絕對數值來看,都不算便宜。
若未來基本面如果進一步快速下修或是進入經濟衰退,則目前的評價還有可能進一步下修,直到聯準會轉向寬鬆為止。
疫情之後,研究上都要試圖從不確定的環境中尋找確定事件。
假設認為今年經濟衰退出現是較確定的事件,則參考過去,股價波段低點將 100% 發生在衰退期間,且從衰退開始起算仍有平均 20% 下跌空間。
雖然無法確定聯準會被夾在「通膨、升息、衰退」的三角拉鋸中,對升息速度會不會有所轉變。但可以確定的是,當聯準會確認轉向時,PE 會出現短線低點,後續再視經濟衰退幅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