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台灣電子庫存週期研究:多頭循環可望延續至 2021 年上半年】提到,台灣電子零組件仍處在庫存循環的多頭階段,且很有機會延續到明年上半年。其中,我們在存貨數據外,另外加上代表展望與實際銷售的 PMI 與電子出口圖組,幫助我們進一步的判斷存貨循環的多空位置。
FinSight 將數據整理成互動模板,方便在不同指標間切換,以及快速回顧過去電子指數與各指標的變化,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進我們的網站。(模板連結)
目前訂單動能充足,庫存周轉天數還在低檔
圖一、PMI 新訂單減庫存首頁

模板首頁放了 PMI 新訂單減庫存指標、台美相關出口數據、台灣電子零組件庫存狀況。
可以看到 PMI 新訂單減庫存仍處在正值,且新訂單指數為 61.4,明顯高於榮枯線 50 以上。顯示訂單動能相當充足,且電子零組件的庫存周轉天數又再度較去年同期低。
左方針對各個圖表都有建立篩選器可以點選,可以查看不同 PMI 指標與台美電子出口值的差別,台灣科技股的庫存也可以選擇要以金額或者週轉天數的方式呈現。
根據 FinSight 的觀察,出口指標以台灣資通訊與台灣電子零組件合併使用較為有效,當合併的出口 YoY 大於 0 代表廠商的出貨正火熱,此時廠商的營收也同時拉高,但能否延續就必須觀察存貨與訂單的變化。
我們上一篇文章有提到,在庫存循環中,訂單與庫存周轉天數會有一段同步升高的情況,此時電子指數都還會有一段相對強勢的表現,但 PMI 訂單減存貨指標一旦轉差,存貨周期就很有可能要轉為去庫存的階段。
疫情後營收 YoY 重回正值,淨利連三季 YoY 大於 0
圖二、台灣電子零組件財務數據

點進「台灣電子零組件財務數據」頁面,我們將下方一張圖換成台灣科技股的營收與淨利,因此這頁變成偏向財務面的比較。
當淨利開始衰退時,股價往往已經領先修正一段了,營收與淨利可以確認真正的基本面是否有照整體循環的劇本在走。我們可以使用前面提到的新訂單減庫存指標與出口動能來對淨利做預測,而避免淨利衰退時的股價下跌。
圖三、台灣電子財務數據歷史數據

點進歷史紀錄,可以看到過去的股價、庫存、營收、淨利存在明顯的週期性,這種週期性以及週期的變化又受到產業的發展與創新所影響,對產業有更多的了解與質化分析研究就能有更多的掌握度。
這個模板跟之前已經放上網頁的模板一樣,都是我們在研究上會使用到而且覺得好用的工具,大家有任何的想法或意見都歡迎跟我們討論。
免責聲明:本文章內容僅供投資人參考,無任何推薦與買賣邀約之情事,投資人應獨立審慎判斷,自負買賣風險謹慎投資,本網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追蹤我們的臉書粉絲團,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多產業趨勢的分析。
若我們的網站有幫助到您,也可以選擇贊助我們,讓我們更有動力繼續前進!
一次性贊助 ☕ 定期定額贊助 🥐
請問庫存週轉天數的資料是哪裡取得的呢?
讚讚
抱歉,現在才看到你的問題。
庫存週轉天數是從各家公司的財報公告的數據,再去計算的,至於財報發布的話,公開資訊觀測站都有。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