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危機之後,我們是否離衰退更近?
最近,美國出現了局部的流動性危機,這使得衰退再次成為熱門話題。
在過去 40 年未曾出現的高通膨下,最後一次升息不一定是底部的跡象,尤其是在評價偏高的情況下需要保持謹慎態度。
趨勢領航,聚焦投資與提供洞見
最近,美國出現了局部的流動性危機,這使得衰退再次成為熱門話題。
在過去 40 年未曾出現的高通膨下,最後一次升息不一定是底部的跡象,尤其是在評價偏高的情況下需要保持謹慎態度。
風險指標在去年第三季來到了短期高點後開始回落,但美國的 CDS 卻緩步創高。
在 40 年未見的高利率環境下,時間拉得越長會讓過去一段時間習以為常的常識開始改變,市場未必就會陷入金融危機,但對於不確定性的增加卻是肯定的。
疫情之後,研究上都要試圖從不確定的環境中尋找確定事件。
假設認為今年經濟衰退出現是較確定的事件,則參考過去,股價波段低點將 100% 發生在衰退期間,且從衰退開始起算仍有平均 20% 下跌空間。
電子庫存買賣訊長期而言是有用的交易策略,但我們卻無法從這個研究上抓到最低點。
工具使用方式取決於每個人的交易邏輯。只要完整知道工具的使用說明書,就可以根據個人交易模式、選擇要參考的部分。
風險指標顯示流動性緊俏,就代表市場處於「某處」可能出現資金斷鏈的脆弱狀態。
而這種狀況如果維持越久,流動性問題就會被持續放大,進而提升發生尾端事件的可能。
過去一段時間,我們設立了一些指標來觀察未來行情有可能走向何種劇本。
以近期的數據來看,往負面走的機率越來越高,必須留意空襲警報。
市場就像是一隻小狗、基本面就像是主人,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市場這條狗比基本面多了「評價」。
掌握市場脈動,要先理解主人與狗的關鍵細節。
EPS 與 PE 同步修正的戴維斯雙殺是否會發生,可以藉由一些總經指標協助判斷(領先指標 YoY<0 或 ISM<45)。
雖然無法確定聯準會被夾在「通膨、升息、衰退」的三角拉鋸中,對升息速度會不會有所轉變。但可以確定的是,當聯準會確認轉向時,PE 會出現短線低點,後續再視經濟衰退幅度而定。
風險指標是判斷市場是否處於不穩定狀態的關鍵,參考過去經驗,若是風險指標再走升,對資產壓力依舊會比較大。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