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危機之後,我們是否離衰退更近?
最近,美國出現了局部的流動性危機,這使得衰退再次成為熱門話題。
在過去 40 年未曾出現的高通膨下,最後一次升息不一定是底部的跡象,尤其是在評價偏高的情況下需要保持謹慎態度。
趨勢領航,聚焦投資與提供洞見
最近,美國出現了局部的流動性危機,這使得衰退再次成為熱門話題。
在過去 40 年未曾出現的高通膨下,最後一次升息不一定是底部的跡象,尤其是在評價偏高的情況下需要保持謹慎態度。
從 Top-Down 數據來看,今年有很高機會進入經濟衰退,但從 Bottom-Up 來看,可能還沒有含入這樣的預估。
本篇文章將來解析在過去經濟衰退期,EPS 將呈現怎樣的變化。
目前的評價無論是和通膨與利率環境相比或是評價本身絕對數值來看,都不算便宜。
若未來基本面如果進一步快速下修或是進入經濟衰退,則目前的評價還有可能進一步下修,直到聯準會轉向寬鬆為止。
疫情之後,研究上都要試圖從不確定的環境中尋找確定事件。
假設認為今年經濟衰退出現是較確定的事件,則參考過去,股價波段低點將 100% 發生在衰退期間,且從衰退開始起算仍有平均 20% 下跌空間。
過去一段時間,我們設立了一些指標來觀察未來行情有可能走向何種劇本。
以近期的數據來看,往負面走的機率越來越高,必須留意空襲警報。
過去,當美國家庭資產負債表連續下滑兩季之後,很容易影響到未來消費動能。而從低收入所得者支出困難度增加,搭配消費者信貸創紀錄增長,都顯示消費動能延續力令人存疑。
現在供應鏈面臨過去十年未見的去庫存壓力,若此時終端需求也跟著轉弱,就有可能加大去庫存的時間與規模。
2020 年以來,庫存在供應鏈受阻、需求旺盛的情況下一直都出在相當低的水位。
但 2022 年可以看到,除了中上游的庫存外,終端零售庫存也開始回補,甚至多數行業的庫存水位已高於2019年的水準。
在這樣的背景下,若終端需求轉弱對企業的獲利以及去庫存壓力就會相當大。
在高通膨的情況下,消費動能將會是景氣是否衰退的重要因素。
「聯準會結束放水,將大幅改變股票行為」,確定的是波動將變大,後續的指數方向則需要有基本面的確認。
目前許多數字都顯示,整體環境逐漸變差,在這樣的狀況下,四月公告的零售銷售要特別關注,若消費動能下滑,將影響企業獲利展望。
上一篇我們講到的中國兩個矛盾中 (房地產與碳中和),比起政府主動壓抑泡沫的房地產,我們更擔心結構性缺電問題。這個禮拜,事態發展演變很快,現在缺電問題已經成為市場上熱烈討論的內容。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